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北京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督察,结果显示北京城市下游各水系均存在污染。北京全市五大水系中所查的50条河流,除9条无水外,条条河流水质超标。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用“形势不容乐观”形容此次调查结果。
据报道,相关人士表示“地表水污染在北京是突出问题,严格说起来比大气污染的问题更严重”。对于这样的状况,住在运潮减河附近的笔者深有感触。一到夏天,通州二道闸附近的河道就散发臭气,笔者亲眼看到粗粗的排污管将污水排入河中,于是致电通州区环保局,询问是否有人偷排污水,得到的答复是因为附近没有污水处理厂,所以周边小区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。
“天蓝水清”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人人祈盼却不易实现的目标,对于北京这样一个超大城市来说,随着人口不断膨胀、机动车不断增加、城区范围不断扩展,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就某种程度而言在所难免。但是笔者感觉心里颇不平衡的是:我们一直在缴纳污水处理费,生活污水却没有处理而直接排入了小区附近的河道。这也就意味着,我们交了钱却没有中水可用,而且要被臭水“熏陶”。
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北京的河道这十几年来水质达标率都在50%上下浮动,没有明显改善。与“无改善”形成对比的是:这十几年来水费当中污水处理费的构成部分不断上涨。
虽说人口膨胀带来环境压力,但是在城市里生活只有打开水龙头才能用水,所以人口膨胀也意味着污水处理费的收入不断增长。
当然,污水未处理却收取污水处理费是有依据的。这个依据就是 《计委、建设部、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、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》,其中规定:尚未建设污水、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城市所征收的污水、垃圾处理费,可用于城市污水、垃圾处理工程的前期工作和相关配套项目的投入,但在三年内必须建成污水、垃圾集中处理设施,并投入运行。
调查显示,北京市在一些人口较高度集聚的城乡接合地区,污水处理站仅覆盖60%—70%的区域,而污水收集管网更是不配套。建设污水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管网不是容易事,居民买水的时候顺便收取污水处理费却相对容易,于是,我们看到了处理率远不足百分之百,收费率却达到百分之百的情况。
根据规划,到“十二五”末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%以上,其中四环路以内地区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率达到—这样的目标看上去很美,但笔者有两个建议。其一,将污水处理收费和实实在在的处理效果挂钩,从而给“收费者”带来实现目标的压力。
其二,请相关部门加强对污水处理费使用途径的审计和公开,从而让市民明明白白地看到,多年来我们缴纳的污水处理费的的确确用在了污水处理上面。